第(2/3)页 不少人都说,用不了多久,白鹿书院就将超过国子监。 李超在陇右时办的临潭书院,学生也超过了两千,名声很好。 李超办学的名声是摆在那的,办哪所学就成功哪所。 一个屯庄建一所小学,这个花费不少。 这种事情其实官方来办更好,但让官方现在推行义务教育,肯定是不现实的。办学虽然要钱,但收获的名声也是极大的。 中国古代,地方上,乡绅他都比较热衷于办学,哪怕只是办个小私塾,也能获得不少声望。李家不缺钱,但推行这种免费小学,确实能够收获许多名声。 对于李超来说,琉求那就是他眼中的李家私人领地,办学,也能让琉求更快发展。 “我计划是让每个屯庄都有一所小学,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,初小三年级,高小三年级。初小呢,五六岁可入学,希望履冰能用县衙名义下令,所有琉求百姓适龄子女,必须通过初小三年教育,这是强制性的。” “初小三年义务教育,免一切免费,学校还提供早午餐,发给校服、纸笔等。成绩优秀者,还可以发给奖学金。” “至于高小三年,则由百姓自愿选择。愿意继续读的,依然免费。不愿读的,也不强求。但如果是成绩好的,学校可以发给奖学金,让他们有机会读完。” 把小学分为初小高小,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。 在许多百姓家里,五六岁到七八岁的孩子,还干不了多少事情,让他们父母送孩子来读书,如果是免费的,许多人家不是愿意的。但等到八九十岁的时候,这些孩子已经能在家里算半个劳动力了。 有许多人已经不愿意让自己家半大小子继续读书。 毕竟读书虽是好事,可供应一个孩子读出头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读几年,不做个睁眼瞎就好了。 再往上读,肯定要钱了,李家也不可能办起全民免费教育。顶多是免费的普及教育,小学六年能供完,都非常不错了。 也确实有不少孩子,并不一定都读的出来,成绩不好,再多读也未必有出息,李超会认真对待实际情况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