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讨厌有人拿手指着我-《盛唐血刃》
第(2/3)页
侯莫陈旭在岭南之战,整个指挥流畅之极,而且针对性极强,显然完全掌握了战场的节奏。在短短三个月时间,就将兵锋推进到剑南道的成都城下,成都以南的地区,已经不复大唐朝廷所有。
侯莫陈旭控制领南之后,进一步向北压去。
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之下,左武卫大将军庞玉,只能退缩在剑门关。
正所谓天下一盘棋。
随着侯莫陈旭的率先破局,兵逼剑阁。
李世民也趁机轻兵急进,抵达京口等地,而冯氏族兵与百越诸部联军,则反复扫荡江南。
……
局势已经坏到无以复加,长安城李建成以及大唐朝廷的反应似乎太过迟钝。或者,根本就没有反击的任何措施。
虽然在天桥方向,扶桑唐军如同蝗虫一样沿着天桥向大唐杀来,不过在安东大将军李世绩看来,这种级别的进攻,简直可以是隋末天下大乱的一股普通农民军一样,不堪一击。
不过,正是因为天桥方向的进攻,牵扯了李世绩极大的精力,他不敢保证这百万大军会不会有漏网之鱼,一旦在辽东出现漏子,等待他的只有自尽这一条道路。
长安城太极宫的临湖殿观星台上,李建成一脸郁郁。
陈应笑着道:“陛下,还在纠结?”
李建成坦率的道:“朕没法不纠结,毕竟朕接下来将要做的事情,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,到底是对还是错,朕也不知道,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……所以,没法不纠结。”
“是啊,要作出重大的选择总是很困难的,而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,一旦错了,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了!”陈应感叹道:“想要坚持自己的选择,真的很难,坚持自己的选择之后还不让自己后悔,更难。”
李建成他那消瘦了很多的身躯喷薄出浓得化不开的杀气,就连陈应也汗毛倒竖。
如果李建成此时站在太极宫太极殿内,只怕十息不到,大殿里的文武百官就已经被他身上的杀气吓得倒下一半了。
就在这时,李安俨躬身而道:“陛下,百官正在等着!”
李建成深吸一口气道:“走吧,朕已经受够了!”
陈应跟上李建成。
李建成问道:“苏定方那里怎么回事?”
李安俨苦笑道:“左监门卫刚刚查清情况,是辅国大将军去了历城!”
陈应笑了笑道:“刘弘基去历城做什么?”
自玄武门之变后,李建成没有苛待刘宏基这位老臣,给他了卫尉卿的职务,解除了军职,收回了左卫大将军的权力。当然,李建成实在是太厚道了,给了刘弘基辅国大将军的勋衔这可是勋爵第二等,仅次于陈应的骠骑大将军,与李靖同等,比李世绩还要高一级。
李安俨苦笑道:“辅国大将军率领卫尉寺侍骑,包括了历城山东道经略按抚使司,声称掌握了苏定方苏大将军通敌叛国的证据,让苏定方苏大将军交接兵权,回长安自辩!”
陈应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,这个老不死还真是作死无下限啊!
在平行的历史上,他辜负了李渊对他的信任,将整个太极宫完全的交给了李世民,如果没有刘宏基这个老不死的,李世民的兵马根本就进不了太极宫。真以为一个常何可以通行无阻?这纯属扯淡。常何的官职只是正四品,在大唐这个级别算不上高级将领。
没有太极宫禁卫军老大刘宏基的点头,李世民恐怕连十个人都带不进皇宫,真以为皇宫可以随意进出?那样的话,历史上被暗杀的皇帝海了去了。
他现在居然用为了帮助李世民,连脸都不要了,还要斩草除根,把大唐抵抗李世民的最高指挥官干掉。
这种作死的水准,连曾经荣获花样作死大赛冠军的北宋朝廷也瞠目结舌,自叹弗如!北宋作死归作死,好歹还知道每年掏出几千万贯军资,维持着西军这个大宋最为剽悍善战的野战军团,以防万一呢。
这帮家伙倒好,断送了那么多优秀的士兵不算,江南道七万余军队,陇右道数万兵马,还要大唐最大一支东部最后一支野战军集团干掉!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换旧人啊,真是后生可畏啊,相信就算把一手葬送了北宋的士大夫请来,面对这些晚辈,也只能写个服子。就连卖掉大明王朝的那帮砸碎,也甘拜下风。
其实,这些杂碎正是李世民的真正底气,他们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,他们习惯了凌驾皇权和朝廷之上。不满李渊,马上推出刘武周这枚棋子,三个月内,刘武周席卷河东,大有问鼎中原之势。
当李渊与他们谈妥了条件之后,他们马上卖了刘武周,将河东还给了李渊。当然,最可怜的还是窦建德,所谓的唐夏郑三国之争,其实就是河东、河东、河南世族门阀与李唐朝廷讨价还价的一个过程。
当两方谈妥价码,窦建德就成了牺牲品。当然,一言不和,他们又给李渊和李唐朝廷颜色看看,名不传见的刘十善三个月,占领整个河北三十九州之地,成为了事实上的河北王。
为了逼迫苏定方就范,他们还利用了苏定方的君子之心,可以欺之以方,他们纠集了河北士绅代表,足足三百多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,在苏定方的行辕前静坐搞议。
事实上,光凭刘宏基所率领的那群虾兵蟹将,根本就困不住苏定方,如果苏定方愿意,他的亲卫骑兵可以将刘宏基麾下杀上一百个来回。
关键是这三百多名高寿老人,别冲杀,就算吓死一个,苏定方跳进黄河里也不清。
真是老而不死为贼,在隋末唐朝这样历经北周、隋、唐三代的老人,比后世的国宝还要稀少,能找到三百多人恐怕还真不容易。
李建成实在忍无可忍的道:“真是作一手好死。”
太极宫内,文武大臣井然有序地躬身而立,鸦雀无声。李建成背着手,他象雕塑般,背对朝臣,面对丹墀,一动不动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