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孙-《明天子》
第(2/3)页
其实,就朱祁镇制定的内阁大臣的规定之中,于冕根本不够格。首先于冕不是进士出身,为官履历,也没有什么光彩的地方,只是太子放在京师势力的主持人而已。于冕这个人能力如何?朱祁镇也不是太清楚的。
虽然朱祁镇对于谦什么怀念,但是在国家大事上,却不敢开玩笑。
只能说,于冕赶到了一个好时节。
如果没有太子这一件事情,于冕估计一辈子只能混一个尚书衔致仕而已。
但是而今朱祁镇需要给根基浅薄的太孙一些ie帮手。而在太子的班底之中,有资历进入内阁的人并不少,最典型的是刘大夏,不过刘大夏已经被处于极刑了。选来选去,朱祁镇能选的也只有太孙的老师了。
而且朱祁镇选于冕还是有另外几个原因。
首先,于谦怎么说还留下不少余荫,很多大臣都得过于谦的好处,或者干脆就是于谦带出来的,选于冕的阻力很小。
其次,朱祁镇要为天下吏员找一个代言人。
而今朱祁镇改革之中,天下吏员出身的官员,能身居高位的并没有几个,也就于冕,与治理淮河的陈翼。但大明官员才一万多接近两万人,但是大明的吏员却是这个数字十倍以上,大明各地的吏员总和,已经有接近六十多万人了。
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。
也是朱祁镇改革的既得利益者。
朱祁镇用于冕将这一股势力与太孙绑在一起,成为太孙的基本盘之一。
就不担心将来太孙废除新法了。
与太子不同,太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,根基深厚,夹带里的人才数不胜数。但是太孙才二十出头,太子又是不光彩的方式死去的,对于太子的势力,太孙非但不能接受,还要努力的划清界限。
一来要表明,自己万万没有参与大逆不道之谋中。
二来就是要想很多人表示,自己绝对不会因为太子之事,而报复有功之臣。
太孙之势单力孤也就看见一斑了。
朱祁镇将内阁之中的地方派系全部外放,留在内阁的都是改革派。就是要让太孙手中的政治资源,全部是这一方面的,这就是注定太孙将来也不可能轻易改弦易辙。
可以说从军方到政坛,朱祁镇都要好好的梳理一番,好让太孙接手。
除此之外,朱祁镇虽然一点一点的将手中权力过渡给太孙,却不能操之过急。
如果接班的是太子,朱祁镇让他们熟悉一两年,就可以放手了。太子有这个能力,但是太孙却不一样,太孙的能力比起太子来说差太多了,朱祁镇对太孙的能力,并不是太满意的,但是事已如此。
又有什么办法啊?
只能一点一点的培养。
不过,朱祁镇对太孙的培养,与太子又是另外一个模式。
太子是放在外面,野蛮生长。培养出独挡一面的能力。但是而今对于太孙却没有这个时间了,朱祁镇只能让他尽快的接触政务,让他代替了怀恩的角色,每天先在内阁协助内阁大臣们处理政务,他自己也分管一些。
而且他分管的部分,也在在一直调整的,从六部,都察院,枢密院,等等大明十几个部分,都要管上一年或者好几个月。做完这些之后,又回到朱祁镇身边,协助朱祁镇处理关于大明的重大事务。
而今朱祁镇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,正统五十二年之后的重大事件,无非是几个而已,一个是淮河水利推进,北方铁路网建设。南洋移民计划,还有就是对大明上上下下的反贪污清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