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根据巴塞尔会议中提出的《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》,银行资本分级制度正式出现。根据协议标准,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是一家银行拥有的最具有稳定性、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资本,以保证在出现非预期损失时,银行拥有的最后一道防火墙! 而满足这三个特征的资本,往往也只有:普通股、优先股股本以及留存收益等等。因为这些东西,最容易被计算出一个价值!且存在高度的转化性,比如卖出股票,换取现金用于给付给以储户为代表的债权人。 而附属一级资本,从性质上讲,也就比核心一级资本次一级。通常包含:永续债、可转债、不可赎回优先股等等 这几个东西都是一种在当前来说,较为新颖的金融工具。比如永续债. 假设现在a公司持有b公司的永续债,那么就意味着b公司在赎回这份债务前,必须按照期限定期向a公司支付利息。作为一种相比于普通债券,没有到期日期限制的长期债券,永续债的利率通常会非常低,起码会比相同评级的短、长期债券都要低得多。而相比同样能每年从对象公司拿到固定收益的优先股,永续债还不会占用公司股本! 可转债和不可赎回优先股这些比较常见的就不用说了,乍然一看,这监管要求似乎,不是很过分啊?仅仅只比日资银行高出了一点点,而在不同资本比例之间的要求,看上去也仅仅只是为了规避风险。 可实际上,作为这颗星球的头号金融大国,这些金融工具、衍生品的开发,在八十年代的美国相当泛滥。换而言之,如今美国大部分的银行,包括非银金融机构,哪一家没有玩得花出天际?!即便永续债这玩意,最先在日本流行,但如今美国的永续债规模也绝对不低! 无论是发行永续债、可转债,还是不可赎回优先股,来融资,来扩大规模.别忘了,87年前,美国的股市也是大牛! 换而言之,那时候美国的市场情绪也是狂热的!只是相比日本,狂得有限罢了! 在这样的背景下,哪一家正常的商业银行,附属一级资本规模不高得吓人?!不能超过核心一级资本的25%?这不是刁难我山姆大叔吗?! 而且,因为监管规则的不同,如今美国大部分的银行,包括卡特名下的黑旗银行在内,其资产充足率都不满足10%的要求,或者说,很难满足! 如今美联储,包括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美国银行的监管要求,根据91年的《银行改革法》相关规定:风险加权平均值低于20%的银行,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仅为4%;风险加权平均值高于20%的,也仅仅只有8%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卡特默默地算了一下黑旗银行大致的情况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