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世民对旁人摇摇头,唏嘘道:“可见当时洋人势大,竟然连一国的朝廷也不放在眼里,毫无威信可言。" 这让他觉得极为不适。 其下的贞观众臣们也觉得匪夷所思: "高官重臣居然做出欺瞒之举,可见其混乱。"他们觉得不管李鸿章这件事办得好不好,但他能以欺骗的手段对待朝廷和君主,就说明 后者的威 慑力其实已经荡然无存。 此乃绝对的亡国之相。 在吐蕃与天竺的边境,出使天竺的王玄策正好如仙画所说,刚从牢里逃出来,正打算去吐蕃搬救兵。 他看不到仙画。 若是看到了曾纪泽这一段,估计会生出无限同情。 正是因为有了大唐在后面的支持,所以他才敢向吐蕃借了几千兵马就杀回天竺。辱他就等于辱了他代表的大唐! 这口气他可咽不下去! 而各朝代的工匠们,正在手忙眼忙的开始记录蒸汽机的构造。 北宋的沈括看得目不转睛,眼神热烈:原来这火车的头是可以随意更换的,后面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的,那岂不是可以想多加就多加? 他“嘶"了一声,暗道: “那的确是运输神器。” 他看着车头冒出白色的蒸汽,然后轮子上的连杆结构开始动起来,带动整个轮子转动。这种严丝合缝的机械之美让他心醉神怡。 【当然了,聊到华夏铁路史,不得不说的就是京张铁路,这可是上了历史书的项目。】 【之前说唐胥铁路是英国人设计,但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华夏人自主设计的铁路。大家当然知道,他的名字叫詹天佑。】 【当时,国内的经济与民生,尤其是铁路这种利润大的项目几乎完全被洋人把控。】 知道清廷要建京张铁路,列强们都心动了,纷纷派出了使者和设计师。 "当然要选我们英国的方案,之前的吴淞铁路和唐胥铁路可都是由我们来设计的。" “我们德国修建出来的质量肯定是最好的。” 负责的官员们擦了一把冷汗: “诸位大人,朝廷决定这次的修建要用我们自己的人。” 那些洋人们理所当然的点点头:"当然,你们华夏人虽然没法成为设计师,但是作为劳工还是很合格的。" 官员弱弱的道: "……卑职的意思是这次的设计师朝廷也决定要用我们自己的人。" 此言一出,满堂寂静。 【詹天佑是当时清廷的留美学童,成绩非常好,考上了耶鲁,学成归国后进了船政局 ,也参与了一些项目,算得上是当时华夏铁路领域的第一人。】 【他成为了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。】 【京张铁路的区域段,高山极多,很多地方山崖陡峭而且人迹罕至,当时又没有隧道技术,所以洋人们等着看笑话呢。】 【但詹天佑楞是给他们上演了一出打脸的爽剧剧情。】 京城某个洋人俱乐部里,一群人正在打斯诺克。 “听说了没?清廷把京张铁路真的交给了一个叫做詹天佑的中国人。”"詹天佑,哪来的无名小卒?" "也不算无名小卒,之前在南方跟着英国的金达修过几条铁路。" “那也是金达的功劳吧,中国人……”那人意味深长的停了一下,语气带着轻蔑, "头脑简单的劳工比较适合他们。" 大家都笑了起来。 "我也不信他们能修建成功,那段区域的地势太复杂了。即使是咱们来,也要花个七八年。""所以咯,拭目以待吧。" 四年后。 同一个俱乐部。 “先生们,京张铁路居然就建成通车了!”那人满是不可思议, “这个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?”"绝无可能!那个地方,即使是我们德国人去修,最起码也要六年的时间!"有人断然否认。“我骗你干嘛?我都去亲眼见过了,那位詹天佑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。” "是的,我也听说了,他做了一个很大胆但是也很特殊的结构,非常的巧妙,非常的有创意。"室内一片沉默,大家心情复杂。 “我得去看一看。”“我也要去实地看一看。” 【如今的京张铁路,已经变了一番模样。】白色的高铁如同离弦的箭一般穿过隧道。冲出来的时候是两边高山上如同云霞一般灿烂磅礴的花丛。 它驶向了春天。 【被葬在附近的詹天佑,应该看到了之后也会觉得欣慰的吧。】 “干得好!”天幕下的百姓们爆发出了一声声的喝彩。之前有多憋屈,之后就有多扬眉吐气。 "谁说我们华夏人只配做劳工?" “连厕所都不知道 修一个,城市中到处是屎尿的人,居然也好意思自诩为文明?”——百姓们不用教,立刻就找到了骂战的精髓,找黑历史。 就连在宫中的霍去病也忍不住喊了一声: "好!" 喊出来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在宫中,立刻请罪: "请陛下恕微臣殿前失仪之举。" 刘彻倒是很喜欢他的少年意气,笑呵呵的道: “恕你无罪。朕也觉得他干得好,没给华夏丢脸!" 之前有多压抑,现在就有多爽快。 刘彻看向天幕: "若是大汉也有铁路和火车,朕必将它铺满整个大汉疆土!"霍去病抬起头,眼神闪亮: “铺到瀚海和狼居胥山去!”刘彻一愣,继而长笑: "好,好!铺到瀚海和狼居胥山去!" 连少年都有这样的野望,何愁不能逐匈奴,不能让大汉的疆土扩大到那里呢?!三国。 诸葛亮看上去身体有些虚弱,偶尔还会咳嗽个几声。 但是当他看到高铁从隧道中通过的时候,嘴角会带上一抹笑容: “想必后世的蜀道,就是用这钻山之术来修建的吧?" 可惜这时候没有。 和他同一时间感叹的还有曹操。 他对身边人道: "之前仙画预言诸葛亮北伐失败,我便请人去劝降,没想到他却不为所动。" 谋士程昱道: “若是诸葛亮降魏,那他就不是诸葛亮了。说不定此时,他正在修正他的北伐计划。" 第(2/3)页